鞋企品牌商标抢注热背后涵盖诸多新问题
摘要:部分企业的商标抢注行为,其实并不能代表中国企业的商标现状。以中国企业在海外的遭遇为例,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屡次遭受商标方面的困扰,吃了很多亏。2004年9月,海信“HiSense”商标在欧洲被西门子公司抢注;2006年7月,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的“王致和”商标,被德国欧凯食品进出口公司抢注;联想因“Legend”商标在国外被大量注册,而不得不改用“lenovo”商标,并花费巨资进行推广。
该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