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能否成为体育品牌救命稻草?
摘要: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厂商大放异彩,在奥运会5大层次的合作伙伴中均有中国企业的身影,近40家企业参与赞助。而在2012伦敦奥运会赞助争夺战中,如果没有来自台湾的宏和来自北京的水晶石,中国企业在伦敦奥运会赞助商名单里几乎要销声匿迹了。这与四年前在家门口,中国企业纷纷投身奥运会赞助大潮的那种气势根本没法比。赞助商名单一经公布,国内媒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北京奥运会中本土厂商的赞助浪潮是作为东道主的热情之举,他们并没有收到应得的营销效果而对奥运营销失望,有人说中国厂商从疯抢赞助商席位到理性退出战局是一种集体进步的表现,也有人说中国企业是在高门槛的赞助条件面前全军覆没。
该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