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称:甘炮
类别:女鞋设计师
年龄:43
现所在地:广东 广州
主页浏览总数:11351
总积分:98
文章数:39
作品数:19
2002年夏,《南方都市报》曾经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大篇幅报道了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他们有来自医学界的博士,有来自运输业的司机、空姐,有来自教育业的大学教授,有来自建筑业的普通工人,有来自零售业的个体户,还有来自服务业的殡仪馆工人、、、、、、报社还邀请了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教授们来讨论现实社会中的一大议题―――即改革开放到今天,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才?
当然,因为这些专家学者教授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也是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也都是社会所必须的组成因子,所以讨论了一个星期,报纸还是没有给期待的读者任何一个满意的确实的答案―――即人才就是、、、、、、!
倒是我自己,根据他们的讨论,琢磨了一个星期,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才就是在合法的前提下,不管你从事何种职业,不管你通过何种手段,年薪达到10W的人。
写下这个结论在我的笔记本时,我自己都惊讶,以我当时1500RMB的月薪,我真是对殡仪馆的工人羡慕得不得了。要知道,他们得月薪都是2W一个呢!同时我也惊叹:老板或者我的上司有时会拍拍我的肩膀说――Kevin,你是不错的人才哦,要好好努力哦。当时想想真的是很悲凉诶!悲凉啊!
悲凉之余,人生还是要继续下去,于是我的人生便从此有了要成为“人才”的宏伟目标。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充满激情却从未敢自满。5年过去了,要成为“人才”的目标还是没能实现,可见“人才”真的不是那么好当的!
当不了从社会的角度认可的“人才”,那就想想别的吧,这一想还不要紧,站在当年老板和上司的角度,居然发现,“人才”其实还有另一种诠释,或许这就是当年老板和上司的人才含义。
上过学的人都知道,每个学期下来,师长总是会在我们的学生评语中标注这样的句子:“该生思想端正,态度积极、、、、、、、”从小学到大学,读书十几年,这样的评语没少拿。别小看这样的一句话,这句话最终代表的是你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你是忠于祖国忠于党终于人民的,你为人为学的心态是积极的无杂念的。这样一句评语同样适用于对人才的先决定义。
在炮哥看来,态度或者说心态端正是衡量是否人才的首要标准。态度包括的范围很广,包括上进心、谦虚、礼貌、忍耐、效率、团队精神、成本意识、品质观念、、、、、、这些因素要占是否能成就一件事的基本条件中的80%,所以你说它重不重要呢?我们来工作就是为了赚钱,改善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是要凭真真实实勤勤恳恳的劳动获得报酬的,但是如果我们连基本的职业心态都没有的话,那就是在“骗钱”了。“骗钱”的人才你要吗?
搞设计的人都有一股傲气,正面讲就是“傲骨”,“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方面来讲就是“骄气”,“老子天下第一,我说行就行”,所以特别要出理得当。态度好得忍耐会根据不同得时势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及时学习,勇于承担;态度好的人同时是你企业团队中最重要的稳定因子。
光是态度,离真正意义的人才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态度极好但是不为你所用,那么他的态度就一定不是发自内心的或者习惯影响的,那样的态度是虚伪的,是不易觉察的,所忠诚也就成了衡量人才的另一标准。当然,这里说的“忠诚”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即你自己是否真正忠于你的员工,人才对于你而言,是使用的关系呢?还是利用的关系?你从来就是希望要你的“人才”为你付出更多而从未想过给予,你用你的制度和策略就是希望要更好的更强的榨取和剥削你的“人才”,那么“忠诚”也就成了你的“人才”最脆弱的环节。如果你和别的老板不一样,你视“人才”如宝,爱才如己出,那么你的“人才”才会忠诚于你,鞍前马后,肝胆相照,惺惺相惜。
这里说的忠诚是指做人做事讲诚信原则,不投机取巧,绝对不外泄企业的信息,同时还积极的维护企业的形象,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有些人做事,态度很好,欠缺的就是一份对企业长远目标建设的追求,当然这其中的原因80%来源于老板自身(以后会有文章阐述这个问题,此处不多言)。他们寄希望于来到企业就是要学东西,增长些见识,积累些经验,如果是名企的话,正好“镀金”,这些步骤都完成后就把原企业当作职业生涯的跳板“飞”了,当然这牵涉到具体跳槽的原因,不见得都是“人才”们自身的因素(以后会有文章阐述,此处不多言)。可是不管怎么样,企业和老板都是希望优秀的人士工作的年限越长越好,所以对企业而言,“忠诚度”也就成了一个考量优秀人才的重要天平,以免后院起火,防不胜防。
讲了人才必备的两大软件,我们再来看看人才的硬件方面――即真实的能力。有软件没硬件就象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同样不能发挥作用,产生效益。软件是主观因素,硬件就是客观因素,要主观因素脱离客观因素起作用,那是不切实际的;客观因素脱离了主观因素,那是空有花架子。注重态度和忠诚,那是确保人才的发挥是在确实提高本企业运作力、生产力,并产生利润;而注重能力,则是确保人才有为企业产生利润的潜力和技巧,避免出现“浑水摸鱼”“鱼目混珠”的现象。让没有能力的人加入到一个团队中,是对团队中其他成员劳动的不尊重和情感伤害,容易滋生“不劳而获”的思想,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企业本身。
能力的范畴是很广泛的,大的有交际能力、管理能力、业务能力、技术能力等,小的可以列举如服务、喝酒陪聊、唱K、创意、活动组织、、、、、其实每个人都是有能力,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把他放在了恰当的位置,让他发挥恰当的作用。
我不敢说自己在将来能否成为余笔记本里记述的那种“以薪为准”的人才,但是如果我用人,我将遵循人才的三大标准,而“薪”只是一种手段。因为在我看来,企业是有制度的,也一定是要愿景的,为“人才”而冒险是对企业股东利益最大的伤害!